首页 > 历史文化 正文

历史文化

派出所里的年轻人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4-25 09:32:25
分享至:

  指导员刘阳算了算,所里这个月已经是第九次接待走失的老人了。这些老人有的是热心群众搀扶来的,有的是好心的出租车司机开车送来的,筷子巷派出所门口是开阔的象山南路,辨识度高,也方便停车。

  更主要的原因是,江西省南昌市民都知道筷子巷派出所。它曾被国务院授予“人民满意派出所”荣誉称号,这里还走出了改革先锋、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邱娥国。

  虽然退休十几年了,但只要天气好,邱娥国几乎每天都会到派出所来转一转,所里的年轻人就趁机向他学几招。邱娥国服务群众的工作方法就这样一任一任传下来,成为筷子巷派出所的传家宝。

  一

  1996年出生的王俊毕业于江西警察学院,知道自己分配到南昌市筷子巷派出所,他第一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报喜。正式报到那一天,邱娥国来给新警察授课。以前,王俊都是在媒体上学习邱娥国的事迹,这一次可是当面看到了邱娥国和蔼的面庞,王俊内心激动不已。这堂课上的内容被他牢牢记在心里:进百家门、办百家事、温暖百家心;遇事不躲,遇困难不推;扎扎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所里给新分来的民警都安排了一位师傅,以老带新是所里的传统。师傅王屹年长王俊九岁,其实也是个年轻人。他反复叮嘱徒弟:从接警到出警,在执法过程中,执法记录仪随时要开启,这既是规范执法,也是对自己的保护;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要注意安抚,稳控好情绪;作为基层派出所的治安民警,要学习迅速侦破小案,及时为受害人止损……

  师傅手把手地教,王俊成长很快。2月底的一天,有居民一大早就跑来报案,说自己刚买一个月的电动车被偷了,价值四千多元。王俊立即调取监控,发现是深夜两点钟被盗,距离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了七个小时。师傅一再交代过,处理电动车被盗案最重要的是“快”,这样电动车最值钱的电瓶就不容易被卖掉。王俊通过人脸比对技术,迅速找到犯罪嫌疑人的活动区域,蹲坑守候三个小时后,将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电动车完好无损地找了回来。丢车的居民很高兴,没过几天就把一面鲜红的锦旗送进了派出所。

  

  谢桂军是赣州人,刚来筷子巷派出所做社区民警时,他最头疼的是听不懂南昌话,特别是在调解民事纠纷的时候,当事人往往情绪激动,说话噼里啪啦,把他弄得晕头转向,这令他很有挫败感。

  他一边和同事、辖区居民学说南昌话,早也练晚也练,一边紧紧跟着师傅,学习怎么服务群众,怎么调解纠纷,还有邱娥国的秘诀:“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见人多询问,见事多观察,热心办民事,温暖送到家”,一有空,他就琢磨这些话。

  管理象山社区后,谢桂军很快成长起来。哪家有困难,哪家有重点服务人员,哪里有消防隐患,他心里一清二楚。现在,谢桂军也能说一口南昌话了。他像带他的师傅一样,沉浸在做社区警务工作的乐趣中,听着家家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感觉很美妙。

  孤寡老人陈奶奶就住在派出所附近。老伴过世后,陈奶奶总是郁郁寡欢,谢桂军时常上门去看望,和老人聊家常,化解老人的心结。去的次数多了,谢桂军渐渐地把陈奶奶当成了自己的奶奶,逢年过节想家人了,他就拐到陈奶奶家去看一看。

  今年初,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时,陈奶奶用豆腐、腐竹、酱干、肉末、香葱做了一大锅地道的南昌福羹,托谢桂军带到派出所。福羹的热气和香味弥漫在派出所小厨房里,温暖了民警们的心。

  谢桂军的管片里有一所中学一所小学。防疫知识普及、交通安全宣传、防溺水知识宣传、防止校园欺凌……谢桂军常常往学校里跑,给孩子们讲各种知识,教育孩子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孩子们很喜欢面前的民警叔叔,他们有的认真听讲,有的调皮地直往他怀里扑。老师们说,一些孩子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就说长大了要当一名人民警察。

  

  陈蓓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很甜。陈蓓刚到筷子巷派出所的时候,正好碰上全面换发二代居民身份证。那段日子,陈蓓每天都要办一百八十至两百个身份证,经常忙得头都抬不起来,有时手忙脚乱,还忘了收办证的钱,结果只能自己垫付。办证时,少数群众排队时间长了会发脾气。辛辛苦苦上班,还要贴钱、受气,陈蓓觉得很委屈,有一次忍不住跟办证的群众吵了几句。这一幕正好被邱娥国看见了,邱娥国先帮陈蓓接待好群众,然后再把陈蓓拉到一边开导:“一个人一辈子到派出所可能也就一两次,但可能就是这一两次,决定了他对公安机关的看法和态度。”

  陈蓓慢慢沉下心来。一位老大爷来到办证窗口,他要注销户口和身份证,但是又迟迟不肯交出户口本和身份证,一说话就哽咽。陈蓓从办证窗口走出来,给老人递了一杯水和一包纸巾,引导老人说出原委。原来,老人的老伴过世一年了,按规定必须注销户口本和身份证,由派出所重新打印新的户口本。但这陈旧的户口本和身份证是老人的一份念想,它们在就好像老伴在,所以老人舍不得交出去。陈蓓请示所领导后,把身份证和户口本都剪角并加盖了注销章后还给了老人,老人颤抖地拿着剪了角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一边抹眼泪,一边跟陈蓓道谢。

  

  筷子巷派出所还像当年那么小,小得群众在门前说句话,全所人都听得见。不过与邱娥国当年工作时相比,服务手段先进了不少。派出所门旁新增了一个24小时融警务服务区,里面摆放身份证自助办证领证机。派出所前台增设高频交管业务办理窗口,警务公开栏里,警务网格化管理示意图和民警网格责任区域一览表清清楚楚。

  便民台旁边,是筷子巷派出所微警务工作台,上面有每位民警的微信二维码,二维码上方是一行小字:扫一扫您的社区民警,方便沟通联系。

  二郎庙社区的老宋就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和社区民警邱攀科建立联系的。

  老宋为自己不争气的儿子操碎了心。儿子从小不好好读书,高中没毕业就去混社会,染上了毒瘾,正在社区戒毒。他把小煤气罐藏在卧室,时不时就闹着要父母给钱去买毒品。老宋没有办法,只好求助社区民警邱攀科。

  小邱第一次进老宋家的时候,老宋的儿子正躺在床上,人已瘦成了皮包骨。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长发披肩,眼窝深陷,脸如刀削,肤色蜡黄,任凭小邱说什么,他都用被子蒙着头不听。他不听,小邱也要讲,今天不听,就明天再来。老宋夫妇也没有放弃儿子,小邱不在的时候,就用微信发送儿子的状态,和小邱一起商量对策。坚持了一段时间,老宋的儿子终于被感动了,对小邱说:“你也就比我大几岁,对我这么有耐心,和你相比,我真是太惭愧了!”

  他把藏在卧室里的煤气罐交了出来,开始一日三餐按时吃饭,游戏也不玩了,每天在手机上查找招聘信息。小邱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帮他一起找工作。现在,他已彻底戒了毒,人也胖了,身体也好了,在一家房产中介上班,还找到了心仪的女朋友。

  这以后,老宋把小邱拉进了自己的家庭微信群,把小邱当成了家里人一样看待。

  二郎庙社区是老居民楼,房子很陈旧,墙外挂着各式栅栏、电线。八十多岁的江婆婆在这巷子里住了七十七年,三个儿子分散在南昌其他城区,她舍不得搬走,有个头疼脑热、修电修水的事儿,就找社区民警小邱。

  我跟随小邱在社区走访,见到江婆婆的时候,她穿着红布鞋,系着土黄色的围裙,正在门口晒被子。江婆婆很开朗,一头白发,微胖而红润的脸,说起话来中气很足。她一见到小邱就热情地打招呼:“邱警官,到家里坐坐吧。”我问江婆婆知不知道邱警官叫什么名字,她用南昌话爽朗地说:“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我就叫邱警官,以前邱娥国老邱在这里,我们就好熟,现在又来了个小邱,不管是老邱还是小邱,都是第一好的人,帮了我们这些老百姓好多忙。”她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八零后陈欣,今年一月作为分局情报大队负责人到筷子巷派出所就“警务大数据的应用”进行授课。没想到三月份就调到筷子巷派出所任所长。

  陈欣说,这次的工作变动,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挑战。就像每一位新到筷子巷派出所的年轻人一样,他不仅要把邱娥国为民服务的情怀传承下去,还要不断运用新科技、新机制、新手段,持续提升筷子巷派出所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

  陈欣对筷子巷派出所充满了信心。因为他知道,所里的年轻民警们,就是在为老百姓服务的工作中,一茬一茬成长起来的。

  此刻,筷子巷旁边的象山广场正迎来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几位老人推着婴儿车在散步,小朋友有的在骑车、有的在拍皮球,大爷大妈们坐在石凳上悠闲地聊天……广场四周,一棵棵羽毛槭紫红色的新枝在夕阳里反射着暖暖的春光。(朱干金)

>>><<<